66小说网 > 三国之银狐 > 第221章 亮已经等了很久很久

第221章 亮已经等了很久很久


第221章  亮已经等了很久很久

        建安十年十月份的襄阳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,风雨笼罩的襄阳城屹立于波涛滚滚的汉江边上,仿佛有着千百年来的沧桑古老。

        今年五月到六月那场大雨差点把襄阳城淹掉,好在刘表派人疏通河道,挖建水渠,这才免于灾祸。

        自那之后刘表就少住在楚王府,而是常居于岘山王宫别院,以此颐养天年。

        刘备进入襄阳城后,本想去拜见刘表,他这次来的时候也想了借口,就说荆南偏远,粮草不宜运输,还想楚王能够就地调集粮草给他。

        荆南地区虽然离政治中心较远,但发展也不差,长沙郡坐拥洞庭湖平原,粮产丰厚,人口百万,是一个很不错的根据地。

        只是他也明白刘表把他调去荆南的目的就在于限制他的发展,所以基于这个问题,就需要不断地找刘表要求。

        知道归知道,可正因为知道就不能忍气吞声地承受,还要适时发出声音,不然人家也不会重视他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过既然刘表不在襄阳,那就先办别的事情,刘备先去拜访了邓洪,然后在他的指引下,出了西城,一路向着隆中的方向而去。

        天色沉沉,小雨连绵,自襄阳出来之后,约半个多时辰,就到了眭亭,眭亭依旧如昨日,因是下雨,最近又无赶集,亭舍街道上人烟稀少,唯有西南方的学堂传来朗朗读书声。

        刘备骑着马匹穿了一件蓑衣行走在雨中,他问过当地人,前面隆中乡有一山岗,岗中自有几户人家,其中一户大院便是诸葛家的院落,而非眼前这山下亭中学堂。

        只是见这乡野当中居然有如此状况的书院,听其中的郎朗书声似乎有上百学生,这是在其他地方看不见的事情,因而刘备对关羽张飞说道:“这乡野内有人能够纳如此多的学生,令周边百姓信服,必有贤良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旁边正好有个乡民路过,听到这句话,顿时笑了起来说道:“足下倒是好见识,不错,咱们隆中乡有今日乡德,皆是因那位先生在此教书育人,乡野诸多乡亲也都愿意将学生托付给他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原来真有大贤在此,当拜访一番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刘备听说此事,便下马来到学堂门前,因门内还在读书,不便敲门,于是站在门前等候。

        天还在下雨,过了大概十多分钟,学堂内的读书声音才停了下来。

        刘备本想敲门,但门却自己打开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原来这个时候正是午休之时,学生们放学回家吃饭,下午才会继续过来上课,教书先生王延把门打开,放学生们回去。

        陡然见到门外站着三个陌生人,王延一惊,然后又打量了一下,以为是来送孩子上学的家长,便说道:“足下三位是来带孩子求学的吗?若是的话,可以进来登记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左将军?张叔叔!”

        王延的话还没说完,门内就忽然有人惊喜地喊了一句。

        刘备顺着声音看去,没有想到居然看到了单彝那个高大的身影,便惊讶说道:“原来是懿德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张飞睁大了眼睛道:“单彝,你小子怎么在这里?之前我还以为你跟着你师君走了呢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放学的时候大家都拥挤在门口,很多学生不知道怎么回事,王延也正在纳闷着呢。

        沈门六贤当中的吴当之前也跟着沈晨一起去过秭归,此刻见大家都堵在门口,便说道:“左将军还请先进来再说,大家让一让,诸位师弟先回去吧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吴当一来是最早跟随沈晨的六人之一,二来年纪最长,因此颇有威望,见他说话,众人便让开一条道路,刘备关羽张飞就从外面走进来。

        等到他们进来之后,诸多学生们就各自拿着雨具,一个个钻出了学堂,路上还议论纷纷地聊着什么那人就是左将军之类的话。

        其余谢晖、张黎、胡沔、霍漾、吴涛、单彝等人自然没有走,大概有十多名沈晨入室弟子,簇拥着三人到了后厅。

        一路上刘备一头雾水地被请进了后厅内就坐,大家谁也没有坐主位,而是让刘备坐在了主位右手下方。

        等大家都坐好之后,吴当就对刘备说道:“左将军怎么忽然来眭亭了?”

        刘备解释道:“我这次回荆州本是寻楚王说一些事情,听闻隆中乡有大才,便来寻访,路过门外,见此间读书声连连,遂想敲门询问,因大家还在读书,便在门外等候了片刻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原来如此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众人这才知道原因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承明与懿德怎么在此地?”

        刘备又好奇问道。

        张飞也嚷嚷着道:“是啊,单彝,伱没跟你师君在一起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单彝尴尬道:“师君独身去了江夏,我虽然想跟着前去,但师君说父母在不远游,不让我去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之前去秭归其实不算远,也就是在南郡晃晃,但去江夏甚至还会打到江东去,非常遥远,沈晨自然不会让自己的弟子跟随。

        所以打完秭归之战后,沈晨就让吴当单彝他们回来了,单彝虽然身材高大力气过人,可武艺却很稀疏,当时在武陵的那段时间,还跟着张飞学了一段时间武艺,所以双方才熟稔。

        此时刘备也醒悟过来,说道:“这里莫非是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是师君的开设的学堂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吴当就一一介绍,将王延、谢晖、张黎、胡沔、霍漾、吴涛等人介绍给刘备。

        刘备当然不知道这些学生是沈晨培养出来的学阀子弟,打算将来用于接替那些门阀世家所用,但看到这么多人才还是非常高兴,一一认识。

        众人早就听吴当单彝说过刘备的风采,今日一见,又得知他为了不打扰他们看书,在门外等候,不由都觉得他人品俱佳,因而纷纷拱手行礼,非常热情地与刘备交谈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小先生不仅文韬武略,教书育人更是在行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刘备忍不住称赞道:“诸位都是良才,想必已经得到了小先生衣钵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谢晖苦笑道:“师君老说我们德行不足,还要修行才是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师君这是为了严格要求我们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吴当认真说道:“此次我跟随师君去秭归,受益良多,若时刻伴随师君左右,便如得圣人大道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对了左将军,你是来寻师君的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单彝问道。

        刘备摇摇头道:“我是听闻隆中乡有大才才来,不过我也知道小先生现在去了江夏,据说这里有位诸葛孔明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你是说诸葛先生啊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王延笑道:“诸葛先生就住在前面的山岗中,他与东家乃是至交好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原来如此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刘备便起身说道:“既然是这样,那我就先去那处山岗看看,若有闲暇,我再来学堂探望诸位大才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吴当立即说道:“左将军,我带您去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我也去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单彝也鼓噪起来。

        众人因为跟刘备不熟,不好意思张口,就没有跟过去。

        当下吴当与单彝就带着刘备去了那山岗。

        正是十月深秋初冬,在绵绵细雨之中,山间草木枯黄交褐,有小溪涓涓流淌。

        在诸葛家草庐院外挖了一泓池水,从院落中延伸而出,有木制悬桥搭在池塘之上,一路延伸至草庐,旁边还有水车自动汲水。

        刘备站在溪边眺望,见那水车从未见过,一时好奇,吴当就介绍道:“师君常爱与诸葛先生一同做些工匠技艺,那水车就是师君与先生所做,好像不止水车,还有些别的地方,在后院他们就有个匠室,常在里头敲敲打打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打铁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张飞好奇道:“这手艺我在行啊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他虽然是干屠夫出身,可作为武将自然也会打铁,不止他,关羽也会。

        吴当笑道:“不知道,不过确实会做些武器甲胄之类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几人说着话,就到了那草庐前。

        单彝忙去敲敲门。

        有个十五六岁的女童开门,却不是阿奴是谁?

        阿奴在门口好奇地打量着他们,清脆似铃铛般的声音问道:“你们找谁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俺找诸葛先生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看到俏生生的阿奴,张飞忽然想起了自家的夏侯夫人,一时童趣心起,黑脸盘针扎似的胡须凑了过去,说道:“你知道他在哪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呀!”

        阿奴被吓得尖叫着把门关上,仓惶往后院跑,边跑边喊道:“少郎不好了,有个黑脸妖怪闯进来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刘备责怪地看了眼张飞道:“三弟不得莽撞,你看人家都把你当妖怪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自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把那些怪异、反常的事物以及草木动物的精灵称之为妖怪,虽说当时的妖怪是个谈不上贬义词,但肯定也好不到哪里去。

        张飞挠挠头嘿嘿笑道:“我瞧这小姑子煞是有趣,便吓吓她罢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正说着,门很快再次打开。

        一个穿着青色长袍的年轻士子站在门内,还未说话,刘备就急忙道歉道:“可是诸葛先生?刚才是我三弟莽撞,还请先生勿要责怪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那士子奇怪道:“足下是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在下刘备,字玄德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刘备就介绍道:“这是我二弟关羽,字云长,三弟,字翼德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原来是左将军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年轻士子向刘备拱手行礼。

        吴当与单彝也拱手行礼道:“子平先生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子平先生?

        刘备一时疑惑,这年轻人莫非?

        诸葛均笑着说道:“在下诸葛均,字子平,左将军要找的是我兄长吧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原来是子平先生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刘备这才得知眼前的人是诸葛亮的弟弟,于是询问道:“不知道孔明先生现在在家否?”

        诸葛均说道:“却是不巧,这两日兄长带着嫂夫人回了妻舅家去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妻舅并不是指妻子的兄弟家,而是指岳父家。因为汉代把岳父称之为舅,因此妻舅在当时也指娘家的意思。

        刘备有些失望,但还是强打起精神问道:“这倒是来得不是时候,不知道先生何时才会回来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这个说不好,也许三五日,三许过了这个冬天才会回来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诸葛均说道:“若是将军有急事的话,可以去沔南白水寻他,虽说离隆中有些远,但若坐船的话,从沔水至黎丘,再往东向章陵的方向去二三十里,就能到白水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刘备摇摇头道:“先生去了妻舅家,怕是不便叨扰,既然如此,那烦请子平先生告知孔明先生,刘备再择日登门拜访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将军不进屋坐坐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诸葛均问。

        刘备笑道:“天色已晚,就不叨扰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那我就不送将军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先生,告辞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刘备向他拱拱手,转身离开。

        诸葛均便站在门口算是目送他离去的背影,等他消失在了林间,这才关门。

        阿奴脆生生地道:“少郎,那个黑脸大妖怪看到了没有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诸葛均笑着说道:“那是左将军的三弟张飞张翼德,不要说人家是妖怪,免得人家不高兴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可是他长得是像个黑脸大妖怪嘛”

        阿奴嘟囔着嘴。

        诸葛均笑着摇摇头回到了草庐继续念书去。

        山里不知岁月,刘备在离开隆中之后,就又北上去了一趟宛城。

        其实他在宛城还是有一定根基,当地百姓、官员都非常爱戴他,听说他回来,纷纷迎接。

        在宛城待了一些日子,到十一月底,便南下再次回了襄阳。

        因山里清寒,刘表就从岘山搬回了楚王府,听闻刘备来了,一直不肯召见,直到这些日子刘备屡次上书,实在没办法推辞才让他去见一次。

        主要也是刘表知道自己理亏,让人家刘备帮忙给自己打工,又是北上跟曹操打仗,又是去和刘璋打。

        最后甚至还把他派去了瘴气丛生的荆南地区去平定蛮人叛乱,弄得像是变成了他手中的工具,用的时候就利用人家,不用的时候就甩在一边,实在有些不厚道。

        但贾诩也说了刘备是个自己称帝的不稳定因素,所以在没办法下手将刘备除掉的情况下,刘表就只能选择拖一拖刘备,自然不能让他壮大起来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次刘备来觐见他之后,果然又是来找他要武器粮草装备,可人家刘备也有理由,给你打工,还不给粮草武器装备,也太不讲究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刘表虽然理亏,可还是遵守了贾诩的话,最终只是给了很少的一部分粮草先打发了,没有给予刘备想要的粮草武器装备。

        十二月荆州下起了大雪,风雪之中刘备再次启程前往隆中。

        等到隆中乡时天地已是白雪皑皑一片,刘备穿着一件紫色的长袍,外面套着大红色的毛绒斗篷,见这天色正喜,说道:“却是好大的风雪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张飞嚷嚷道:“这天寒地冻大雪纷飞,咱们不在家长坐暖炉旁休息,却要跑那么远见那无益之人,真怕冻坏了大兄身子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我正欲让孔明知我一片诚心,若三弟怕冷的话,可自先回去,我与云长前往即可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刘备抻了抻衣帽上的风雪。

        张飞忙说道:“跟着大兄出生入死,死都不怕,怕什么冷,我是怕大兄白费一番心思,就算去了之后,那孔明不答应可如何是好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关羽说道:“既是元直先生所言,想必孔明先生也有一番拳拳报国之心,不然元直先生也不会举荐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不错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刘备也说道:“孔明先生与小先生相交莫逆,自也是心系汉室之人吧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三人正说着,已经是走过眭亭,进入山岗之中,山道崎岖,竹影森森,在道路左侧竹间,却是有一竹屋,里面传来高歌声音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大兄快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关羽指着那竹屋说道:“前面就是孔明先生家,唯独此处有竹屋,莫怕是先生与友人在高歌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哦?”

        刘备便说道:“一同去看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三人策马来到竹屋前,歌声已经愈发清晰。

        就听到里头高谈阔论,嬉笑不停,而且还有酒味传出,勾得张飞不由自主的吸了吸鼻子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谁啊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似乎是听到了门外的马蹄声,有人问道。

        门口有门帘,只隐约见里面人影绰绰,刘备在外面喊道:“不知孔明先生在否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请进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门内有人说了声。

        刘备就进去,见到里面有三个中年儒生,此刻正烤火煮酒,一同高歌,便拱手说道:“不知哪位是诸葛孔明先生?”

        其中一人问道:“你找孔明有何事?”

        刘备依旧拱手,认真说道:“在下刘备,字玄德,听闻隆中有大贤,便来寻访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哈哈哈哈哈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三人大笑着。

        其中有人说道:“这隆中确实有大贤,但我们并非孔明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哦?”

        刘备忙问道:“不知三位是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在下石韬,字广元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在下孟建,字公威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在下崔均,字州平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三人一一行礼,正是石韬、孟建、崔均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原来是三位大贤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刘备从徐庶那听说过三人的名字,他知道这三人是他们的好友。

        能跟诺葛亮徐庶沈晨当朋友,肯定胸中必有智谋,而且对世事也一定会有他们的看法,因而他拱手说道:“而今天下大乱,刀兵四起,诸侯割据,奸臣弄权,汉室倾危,三位大贤为何隐居于此,不问世事呢?”

        崔均笑着摇摇头道:“我知皇叔虽有仁义之名,但依我看,天下大事合久必分,分久必合,并非人力所能改变。自古以来,治乱无常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这是何理?”

        刘备皱起眉头,他是汉室宗室,并不想听到什么汉室江山已经没办法挽回之类在这种话。

        崔均说道:“当年高祖斩白蛇揭竿起义,三载亡秦,五年破楚,建立大汉朝,这是由乱而人治。可汉室天下传了二百多年,传到孝平皇帝,出了奸臣王莽。王莽用三杯鸩酒害死平帝,翁夺婿业,天下又由治人乱,老百姓不能平安度日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后来依仗光武世祖皇帝复兴汉室,重整基业。自光武之后,天下由乱而人治。现在汉室天下又传了二百多年,传到桓、灵二帝,奸臣弄权,干戈四起,又由治而人乱。到底要乱到何时?有谁能够扭转乾坤,转人治世之道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,这一切都是难以估计和预料的。皇叔打算请孔明辅佐您完成王霸之业,挽回汉室,恕我直言,恐怕不是那么容易。诸葛亮即便出山,也是枉费心力。顺天者逸,逆天者劳。数之所在,理不得而夺之;命之所在,人不得而强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听到他这番话,刘备的眉头皱的更深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他看向石韬和孟建说道:“二位先生也是如此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石韬笑了笑说道:“我倒并非这般作想,《周易》有言,人强胜天。古往今来,多少逆天而行之事,便是沈晨亦如此而为,只是我才智不足,做不到阿晨那般地步,也许孔明能做到,谁又能知呢?”

        孟建也说道:“不错,只是我观阿晨虽是逆天而行,可到头来北方的曹操依旧成事,恐怕便是天命在曹而非汉,我等也只能观望为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这就是三个人的理念不同,崔均只想着不问世事,于是便隐居山林,终日寄情于山水。

        而石韬和孟建则还是有出仕的念头,但却不像沈晨那样逆天伐曹,而是想顺应天命,看看将来谁能夺天下,就跟着谁。

        历史上他们的命运也是如此,崔均隐居最终不见踪迹,石韬和孟建出仕曹魏,引得诸葛亮长叹。

        刘备沉吟片刻,终究只能苦笑道:“三位先生高见,可我刘备是汉室宗亲,理当匡扶汉室,我怎敢推托给数与命而不管呢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我等山野村夫,不能跟将军共论天下大事,只是将军却来得不巧,我等今日之所以在此饮酒,是因为早上孔明要出一趟远门,我们在此饮酒相送,午后刚走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崔均把情况告诉了他。

        原来最近天寒地冻,诸葛亮怕黄月英久居山中,冻坏了身子,于是就把黄月英送回了娘家,自己居于隆中。

        恰好最近又到了年底,诸葛亮就去了襄阳买了一些年货送去岳父岳母家,他打算在岳父岳母家过年,于是邀请了三个好友过来聚一聚,等午后就坐马车离开了,几乎跟刘备前后脚的事情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啊?”

        得知这件事情,张飞大惊道:“那还等什么,咱们快去追吧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说着拉着刘备出来。

        刘备只好拱拱手道:“三位先生,备告辞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将军保重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三人都还算比较尊敬他,起身送别。

        等出了竹屋,回到了山道上,三人纵马追了一会儿,却是没找到踪影。

        回去的路上刘备这才想起来,之前经过眭亭,确实有一辆马车路过,只是当时他只顾着看远方银装素裹的天地,没有注意。

        此刻一时悔恨不已,张飞见他懊恼便说道:“大兄若是真想见那孔明,咱们去他妻舅家寻便是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刘备摇摇头道:“岂能叨扰先生家眷?咱们便再等等,等来年春天再来便是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唉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张飞都是一声叹气,自己家这大兄,怎么这么死脑筋呢?

        三人回了襄阳,便坐船南下回了荆南。

        赶在年底之前到了湘乡。

        便是冬去春来,建安十一年二月,雪水消融,春暖花开。

        刘备再次北上前往了襄阳隆中。

        二月隆中乡已是变了另外一番模样,去岁冬天白茫茫天地,此刻已是麦田青黄,山林碧绿,鸟语花香。

        原本结冰了的那泓溪水涓涓细流,山中桃林芬芳,桃花盛开,仿佛那某年某月,青山边绿水岸,蝴蝶翩翩起舞,那时自生死相随,不渝誓言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二弟三弟你们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三兄弟顺着山道拾级而上,刘备看到远方诸葛草庐外桃树绽放着灿烂的桃花,一时欣喜说道:“那有桃花盛开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桃花正是三四月盛开,不过是阳历三四月,若是农历的话便是二月份,特别是南方开得很早。

        因而此时正是桃花绽放的季节,漫山遍野粉红耀眼,煞是美丽。

        关羽张飞也踮起脚去看,脸上露出笑容。

        便在那桃林竹影之中,有一名穿着儒袍的士人,缓步行于花下,修长的身影用剪刀修剪者花林。

        他背对着三人,却是不见他的容颜。

        只听得一个年轻的声音轻声诵道:“桃花坞里桃花庵,桃花庵里桃花仙。桃花仙人种桃树,又摘桃花换酒钱。酒醒只来花下坐,酒醉还来花下眠。半醒半醉日复日,花落花开年复年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先生?”

        刘备踮起脚伸长了脖子,不迭呼唤道:“可是孔明先生?”

        诸葛亮手中的动作一滞,愣了一下,缓缓回头。

        他看到了一个怎么样的身影?

        那是即便多年过去,偶尔回想起来,也会不自觉露出笑容的记忆。

        刘备就站在那里,笑吟吟地看着他。

        他的脸上绽放着灿烂的微笑,高兴地像是个小孩,不停地招手。

        是他吗?

        是他啊。

        皇叔却是老了一些。

        发梢斑白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原来不知不觉,竟已是十二年过去。

        他也从当年那个三十出头的热血壮士,到如今已是不惑之年,临近天命。

        时间,已经走得这么快了吗?

        是了。

        现在回想起来。

        那年徐州,自己与叔父就跟着他的队伍一路南下,曹操屠戮徐州,见到了无数森森白骨。

        在无数人避之不及当中,唯有他义不容辞去救徐州百姓。

        世人都说他傻。

        可如果没有这个傻子,徐州又会死多少百姓呢?

        也许就是在那个时候,自己就已经在敬佩于他的仁德与信义。

        只是那时年少,什么都做不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如今时光荏苒。

        原以为只是人生过客,今生再不相逢。

        此刻再见。

        也许这便是天意了吧。

        诸葛亮心里想着。

        他将手中的剪刀放下,抻了抻身上的灰尘,将衣袍整理干净,然后同样报之灿烂的笑容。

        向着刘备的方向缓缓弯腰拱手,低头轻声说道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孔明,见过皇叔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皇叔。

        亮已经等了很久很久。

        仿佛三生三世。


  (https://www.66kxs.net/book/1744/1744708/116601151.html)


1秒记住66小说网:www.66kxs.net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66kxs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