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6小说网 > 香江大亨传奇 > 第五四二章 地产巨子

第五四二章 地产巨子


  章玉良家族可以追述到三十年代末迁到香江的章祝珊。

  章祝珊家族,是香江最具封建色彩的大家族,章祝珊家族的最大特点是“同居共财”。

  章祝珊家族于三十年代末迁居香港,靠摆小摊为生。到如今的八十年代,家族财产超逾一百亿港元。

  这应验了“积沙成塔、集腋成裘”这句老话,更是“同居共财”这句家训带来的业果。

  不过章家虽是巨富,却保持低调,  新一代香港居民对其知悉甚少,而李志文也是对其一知半解。

  而目前香江人知道章氏家族的时候都源于不久前的一场官司。

  八十年代初,章氏家族财产纠纷酿成一场官司,章氏家族名声大噪。

  其实在十里洋场的香港,中西文化的撞击最激烈,殖民文化氤氲不散。

  其实在这种背景下,  章祝珊家族能格守同居公财的国粹古风,既令人费解,  又让人惊叹。

  三十年代初,章祝珊携家小前往羊城谋生,一家人住在九曲行的一层老屋里。

  章祝珊是个编织匠,最初的生活来源,是一家人在租屋的空地编织草席、藤席、竹席、菜篮、藤椅之类东西,交给上杂行销售。

  场地狭小,连床上都堆满材料和制品,晚上再搬下来,腾空睡觉。

  章家的编织品质量上乘,销路颇畅,章家便积累一笔小资金,开了一家章锦记,自产自销,收益渐丰。

  不久,章家有了自己的住宅和铺位。不幸的是,章祝珊积劳成疾,  于1936年逝世,阳寿仅五十四岁。

  生活重担落在遗孀郭庚及长子章玉阶肩上。

  郭庚成了一家的主心骨,她召集儿子训话:“爹爹过身,你们兄弟间要齐心,齐心才能活下去,才不会遭外人欺。”

  此时,最小的儿子已有十岁。章家的四个儿子,从三四岁起就要帮父母做编织活。

  后来章玉阶回忆道:“那时我们几兄弟,天天跟藤条篾丝打交道,满手的血泡和老茧。我的弟弟,常常痛得流眼泪。”

  父亲死时,章玉阶有二十二岁。他是个极具生意头脑的人,他知道光靠手工业,累死都发达不起来。

  章玉阶打理章锦记,开始突破自产自销的窠臼,进各种各样的编织品及山货卖。

  生意愈做愈红火,马上就扩充分号。仅两年功夫,赚到的钱超过父亲一辈子的积蓄。

  但是天不遂人愿,1938年,羊城沦陷,章家只得忍痛抛弃物业,带着辛苦赚来的三千块大洋逃往香港。

  那时珠江口,常有海盗打劫逃港的富家。为防万一,章家买了一船马蹄(荸荠),把银元埋在下面,一家人穿得破破烂烂,含泪离开广州。

  一路惶恐不安,船抵香港中区码头,一家人才松一口气。

  郭庚忍不住哭起来,她对儿子说:“佛祖保佑,一家人平安无事。到了香港,兄弟间更要齐心,这是鬼佬的地盘。”

  粤省人纷纷逃港,香港吉屋奇缺,一家人好不容易在上环苏杭街觅到栖身之处。

  巴掌大的地方,显然无法从事编织业。

  郭庚、章玉阶分头去拢档口。郭庚寻找了两天毫无结果,就在中环三十间的街边摆地摊,卖小杂货。

  章玉阶足足寻访了5天,才在永吉街找到一家铺位,开一家章锦记洋杂货铺。

  郭庚的另三个儿子,老二章玉麒在内地念大学,这是章祝珊与郭庚的一致主章,穷人只有读书才有出头之日;老三章王麟帮大哥打理章锦记;老四章玉良则送至香港名校英皇书院读书。

  1941年12月,香港沦陷,一家人连糊口都成问题。

  郭庚铤而走险,从走私船贩了一些私货,但是被逮住,投进潮湿的的牢房。数日后郭庚被放出,不敢再去摆小摊,便带四子章玉良逃往湛江。

  郭庚开了一家小店,章王良便帮母亲料理小店的杂务。

  1942年,战乱稍得平息,羊城市面也渐渐繁荣起来。

  章玉阶见香港一片恐怖肃杀,便带三弟返回羊城开章锦记。

  那时葡京仍归葡国统治,偏安一隅,成了省港难民的避难所,十分繁华。

  章玉阶遂在澳门办了一家章锦记,由章玉麟主理。

  郭庚高兴地道:“人散心不散。”一言未尽,已是泪水潸然。

  之后羊城、香港收复后,章家的事业有长足的发展。

  章家仍保留羊城、湛江、澳门的店,以香港作为联络处和供货站,各分店需要什么货,章玉阶马上买好交班船带去。

  老二章玉麟在羊城建设厅工作,为了家族事业,他只好辞去公职,做章锦记杂货店小老板。

  章家先后开了章锦记山货行、利来西药行、祝兴洋行、泰和行,等等。已从零售业,逐步向进出口贸易转移。

  章家涉足西药生意,使家族生意进入崭新的境界,财源滚滚,犹如掘到聚宝盆。

  章家初涉西药生意,还不以为这门生意前景广阔。

  章家的原则是,只要自己的财力许可的话,什么生意机会都不要错过。

  章家首先在香港永吉街老铺位的旁边开一家西药杂货店,随后又在羊城开利来西药店。

  聪明的章玉阶在料理生意时,发现一个饶有趣味的现象,有不少东南亚及内地的商人水手,从店里买西药回去。

  章玉阶想,这些地方西药奇缺,如果搞西药批发,肯定赚钱。

  章玉阶积极与洋商联系,终于获得英国加力子药品公司山杜莲西药在远东的代理权。

  章玉阶在昭隆街21号开设欧洲海岸公司,大量进口山杜莲。

  山杜莲原包装净重三十五安士,章家改包装每小瓶一安士,瓶上贴上金钱牌商标,每瓶一百港元,比原包装盈利三点五倍。

  山杜莲是驱虫药原料,药厂及药行买回去制成府积散、花塔糖,在市面十分畅销。金钱牌山杜莲供不应求。

  旗开得胜,章家紧锣密鼓,四处活动,先后与漂亮国、德国、英国、荷兰等国药商签订代理契约,大量输入PAS肺片、盘尼西林等新药。

  那时肺结核之类的肺病,是亚洲死亡率最高的疾病,人人闻“痨”色变,医生多束手无策,新药的诞生,无疑是肺病患者的福音。

  尤其是盘尼西林,其用途几乎适合一切炎症,章家光盘尼西林一项,就赚得私囊鼓胀。

  西药是港府极少几项课以进出口税的特殊商品。

  章家为了减税,由欧洲海岸公司将药批给家族的祝兴行,由祝兴行再批给章锦记西药店。

  其他药厂行所需药品,也得去祝兴行批发。

  同业说章家人心里装了十把算盘,精得神叹鬼泣。

  1950年,韩战爆发,章家的西药业务飞跃发展。

  当时西方对内地实行经济封锁,内地本来就匮乏西药。

  现而内地唯一的药源,只有依赖香港。而三年的韩战,使章家成为巨富。

  五十年代初,由于香港人口膨胀,造成房价地价飞涨。

  章家认为地产业大有作为,便把投资重点放在地产业。

  最初购置的是铺位物业:永吉街10号、9号、昭隆街9号。接着购入麦当奴道8号作为家族住宅。

  另外,与日本人合作开办大九百货公司,章家占49%的股权。

  章玉阶是家族事业的领头人,但是可惜在1959年患癌症逝世,享年才45岁。

  二弟章玉麒死得更早,他由政府技术官员转为商人,很快就能独当一面,本可有一番大作为,却在1952年死于不测,英年34岁。

  所幸的是,章玉阶死时,家族集团公司已成雏形,业务步入佳境。

  老母郭庚健在,长孙及三子四子经过多年的砥砺,已深谙经商之道。

  因此,章家的事业仍不断拓展,成效卓著。

  章家地产业的大手笔是兴建耸立于中区的联邦大厦、国际大厦。大厦气势宏伟,傲山吞海,在高楼林立的中区毫不逊色。

  这之后,章家地产投资均是大手笔,这些大型物业聚起来,就是一座水泥森林。

  数十年前,章家一家老少,还趴在狭窄的陋屋,胼手胝足编织藤器,在一代人手中,就创建出家族商业帝国。这其实在富豪辈出的香港,亦不多见。

  在之后的家族经营中,四子章玉良显示出出色的经营才华。章玉良在英皇书院读至四年级,香港沦陷被迫辍学,随母逃往湛江谋生。

  章玉良是四兄弟中第二位懂英语的人。在香港这块英殖民地,懂英语是处世的一大优势,这种优势再加上他的经营潜质,使得他在商海左右逢源,游刃有余。

  章玉良同时也是较早成功地运用借壳上市手法的人。

  所谓壳,就是股市的上市地位。有些上市公司因经营不善等原因,资产实际上被掏空,只剩下公司框架,徒有外表,如空壳一般,故叫壳。

  壳虽无肉,但壳的虚名犹在,因此壳仍是有价值的。

  章玉良就看中一只壳——英人创办的联邦地产有限公司。

  该公司往昔财大气粗,今日囊中空空,但昔日的显赫名声却不倒。

  章玉良把新建的第一幢大厦换得七百六十四万股联邦地产的股份,大厦更名为今日的联邦大厦。

  其后,又把国际大厦端出换取联邦地产的股份。

  这样,章氏家族就拥有联邦地产的77%股权,堂而皇之人主联邦地产董事局。联邦地产便成为章氏家族的旗下公司。

  七十年代,章玉良又以多处物业,换取鼎鼎威名的英资集团会德丰的股份,持股量占该集团的四成。

  章氏家族能缔造出庞大的商业帝国,全靠天时地利人和。

  天时,即经营西药,发韩战“走私”之横财;地利,深植于经济环境宽松的世界自由港;人和,克勤克俭,同居共财。

  说到同居共财,其实有很多家族曾都奉行过,但只是权宜之计,创业之初,

  财薄势单,只能靠全家族成员上下齐力。

  一旦财大资厚,便相对独立,八仙过海,各显神通。即使不相对独立,家族主要成员也都有私房钱,吃饭穿衣,应酬交际,各负其责。

  而像李志文家就是如此,李志文的大哥李志武结婚后就搬出去住了。

  章家的同居共财,近似远古氏族社会的原始平均主义。家族成员各尽所能,平均消费。

  章氏一家四房,全住在麦当奴道8号,其原是二层宅楼,1952年毁于大火,改建为五层宅楼。宅楼分配如下:

  第一层:祖堂,一家人祭奠先祖的场所。

  第二层:二房章玉麒遗孀崔秀英与儿女及第四房章玉良的子女共住。

  第三层:一房章玉阶与妾住一间,章玉阶的发妻李遂意带子女住一间,四房章玉良携妻住一间,三房章王麟与妻谭爱莲住两间。

  第四层:先父章祝珊遗孀郭庚所住,另设客房、书房。

  第五层:佛堂、洗衣房等。

  这栋宅楼鼎盛时,居住了三十余位家族成员。

  密集度这么高,只有升斗小民的陋室才这般拥挤,须知,章家是香港的地产巨子,拥有的高楼大厦达二十余幢。

  另外,章家在澳洲、澳门也有大型物业。差不多每位家族成员拥有一幢!

  这叫作端着金碗去乞讨,空着玉床打地铺。

  章家自然不会让物业空着。章家的宗旨是:自用不如出租,家中省出一钱,到外面就可滚出十两。

  更令人称奇的,是家族成员对这般拥挤毫无怨言,绝无搬出去独居的异心。

  一门之内,有福共享,有难同当。同居有个极大的好处,就是增强家族的凝聚力。

  毋庸置疑,章家吃的是大锅饭。家族成员除了商务应酬,绝不到外面吃饭。

  每房的成员,也绝不在外面私自打牙祭——就是有改善饮食的口欲,也没有私房钱可支。

  有一次,章玉麟随妻回娘家,在餐桌上,章玉麟对菜肴赞不绝口,道:“小灶这么好吃哇!”令娘家的人大笑喷饭。

  在香港的豪门中,大锅饭的滋味,只有章家的人最清楚。

  大锅饭的优点自不消说,能省下帮佣的费用,更能造成家族的和睦气氛。


  (https://www.66kxs.net/book/1707/1707875/703801653.html)


1秒记住66小说网:www.66kxs.net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66kxs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