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6小说网 > 大明文魁 > 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高深莫测

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高深莫测


  屯田,又见屯田!

  清楚林延潮履历的官员们,即知道林延潮为官以来只作一件事,那就是屯田。

  从归德同知起,林延潮就一心一意地种田,回京之后与屯田御史徐有贞走得很近,然后在京畿大力推广屯垦番薯,苞谷,到了今日林延潮作为备倭经略来到天津,第一件事也是力主于屯田。

  在此有的官员不由想到,难道事功学派就是屯田吗?说好的通商惠工在哪里?

  不过从屯田来解决军饷问题,最后解决海防空虚倒也是良法!

  正当众官员们以为林延潮只会屯田时,林延潮即道:“本官刚刚从兵部得知消息,倭寇长于短兵,所凭者惟火器。而倭国所产硫磺极多,但铅子和硝黄却是颇少。故而沿海不少民户私煎私煮硝黄,以获其利,故而任何私煎私贩硝黄者必须予以重办,并严禁出海通番!闽粤之地,本官也会奏请朝廷一并执行海禁,总而言之天津之地不许半点硝黄落入倭寇之手。”

  听到这里,众官员们都是称是,而保定巡抚刘东星则是沉吟不语。

  林延潮将刘东星的神情看在眼底,然后他继续申令多次都是加强海防,保障饷道,严查海关的事,众官员们都深感重压。

  最后林延潮宣布退堂时,众官员们各个如蒙大赦般离去。

  林延潮叫住刘东星笑着道:“中丞与本官用一顿便饭如何。”

  刘东星转过身道:“蒙经略相邀,下官恭敬不如从命。”

  二人就在衙门的后堂用饭,是五菜两汤的标准。

  林延潮一面吃菜,一面对刘东星问道:“方才在堂上中丞见脸色不好,似有什么难言之隐,若是信得过林某不妨道来,看看林某能否帮得上?”

  刘东星道:“既蒙经略大人垂询,那么下官就直言了,下官身为保定巡抚,春夏二季驻天津备倭,又在秋冬二季驻真定备虏,眼看再过两个月就要入秋了,但东事仍是未定,下官不知是当回真定,还是驻天津,实在是左右两难。”

  林延潮道:“这也是没有办法,中丞就能者多劳吧?”

  刘东星道:“下官愿为朝廷赴滔倒火,只是眼下在天津屯田充实海防,又要禁止硝黄出海,此二事必须亲力亲为,一旦入秋后,下官人在保定,这边却出差池,到时如何向朝廷交代啊?”

  林延潮笑了笑,用筷子划了一大块鱼肉放在碗里,伴着汤汁就饭扒了几口。

  刘东星道:“还请经略大人教一教下官怎么办?”

  林延潮将碗里米饭吃了干净,拿起巾帕抹嘴后道:“确实如中丞所言,这保定巡抚既要备虏又要备倭,一职两命本就力有未逮,以前还算勉强可以兼顾。但现在东事一起,天津这边为京师门户,又是入朝的饷道所在,中丞绝对抽身不得啊,这秋防的事只能退居其次了。”

  “可是秋防也是极要紧之事,同样涉关京师的安危,还请经略大人不吝赐教,下官感激不尽。”

  林延潮道:“中丞若觉得难以抽身,可以奏请朝廷重设顺天巡抚,来分担秋防之任!”

  这明朝蓟辽总督,下辖顺天,保定,辽东三个巡抚,不过实际上顺天巡抚的差事一般由蓟辽总督加兼,这就犹如漕运总督一般都加兼凤阳巡抚的道理一样。

  刘东星皱眉道:“这恐怕有些难办啊?此事可是牵涉甚广啊。”

  “那么就是天津,登莱,辽海兵道之上辖一巡抚,然后开幕府宿重兵镇守,仍归蓟辽总督节制,你看如何?”

  刘东星闻言思索片刻,立即道:“此计大善。但是能成吗?”

  林延潮笑了笑道:“本经略以为至少比另设顺天巡抚有把握,只是谁来上疏投文呢?”

  刘东明立即道:“下官愿意上奏朝廷。”

  林延潮点点头道:“那好吧,本官帮你敲敲边鼓,但别报太大希望。”

  刘东明大喜道:“经略大人真是下官的再生父母啊!”

  林延潮笑着道:“言重了。”

  然后刘东星是欣喜万分地离去。

  林延潮望着刘东星离去的背影,也是深感欣慰,然后回到案头上又写起奏章来。

  第一封奏张当然是天津屯田,筹饷充实海防策。

  第二封则是禁止天津,闽浙硝黄出海,任何海船载有此物,一律严办。

  写完了这二疏已是半夜三更,林延潮十分疲乏,这才上床。

  第二日林延潮视察军营,检阅了刘綎的兵马,还有天津的标,正二营,以及水师陆兵。

  林延潮先看标,正二营,这标营是保定巡抚亲兵,随着刘东星移驻天津。

  正营则是当地募军,也是最拿得出手的人马。

  林延潮早就欲知这个时代明军部队的战力,审视之下发现既没有后世时对阵后金时那么不堪一击,也没有平倭时戚家军传得那么无敌。

  操练之时,这两营募兵士气倒是昂然,只不过器械没有齐备,火铳,灭虏炮等多有短缺,至于行伍操练时队伍倒也看上去整齐,只是在练习刺杀时技艺未精。

  大体说来就是操练不差,兵员素质也还不错,只是缺少杀伐之气,以及上阵经验。与入朝那四万精锐是比不上了,但守备地方尚可,至于离境数千里击敌就有些不足了。

  林延潮又问正营饷银,得知每名士卒月支银不过八斗,还有两个月是折色,月银也仅三钱两分。听到这里,林延潮就有些理解了,当时募军,如以入朝的吴惟忠部是一两五钱。

  如此天津营的兵饷就十分微薄,难怪地方官一个劲的向朝廷要钱。

  林延潮权衡了一番后,都将这些写入给朝廷的奏章之中。然后林延潮再三严厉告诫将领们切勿克扣士卒军饷,滥占役夫,否则定不相饶。

  接着林延潮又视察运军,但见有五百多艘运船,一次可运载二十万石的军粮,船上水手有七八千人,但是大多不识水战,运输粮秣还行,一旦遇到倭军战船估计就要抓瞎,所以肯定还是要调闽浙惯战的水师入津方可。

  林延潮用过午饭后又视察本地水陆两师,天津本地有陆兵三千由参将一人统领,水军两千五百千人,由游击一员统领,但是水陆二师就有些惨不忍睹了。

  林延潮对此倒是好一番鼓励,让他们多为屯用,维护境内之治安。

  到了块太阳下山时,林延潮方至刘綎军中检阅,见识了他的‘多国部队’,以及那一队黑人家丁。

  与其他军伍不同,刘綎的部下虽有些‘军容不整’,但兵卒从上到下都透着一股彪悍好战之气。

  看了方才诸军后,林延潮再看刘綎的人马,顿时有等眼前一亮之感,这才符合他心底的强军。

  而刘綎因得了林延潮的好处,很是乐意在他面前表现骁勇善战的一面。

  刘綎的五千川军当即上演了马步军合操的一幕,那等冲锋陷阵时的踏阵之势,连林延潮这没上过战场的人也感觉到那股有去无的气势。

  难怪有人评价万历二十年后,李如松若说是明朝第一大将,那么刘綎就是第一猛将了。

  合操之后,刘綎看着左右刘东星以下几十名官员面无人色的样子十分满意,然后不无得意地向林延潮道:“经略大人以为吾军五千人马可否敌刘中丞麾下十万之师否?”

  刘綎此言一出,刘东星以下脸色都是很难看。

  此子实在太嚣张,太跋扈了,就算之前刘东星得罪过你,但也不能在这时候拿出来说啊。

  刘东星面上不动声色,心底早已打定主意,回头找个相熟的御史,好好参他刘綎一本。

  林延潮见此摇了摇头道:“刘总戎此言差矣。”

  “哦,还请经略大人赐教!”

  林延潮道:“林某从来只听说过为国征战于疆场的才是好男儿,真名将,从未听说过与自家人相比来称英雄的,此不足夸也!”

  刘綎闻言满脸羞愧道:“经略大人所言极是,是末将莽撞了。末将这就去朝鲜与倭军厮杀,报效朝廷!”

  林延潮闻言大笑道:“这才是大丈夫,不过方才本官观总戎所部操练,倒发现一个美中不足之处,恐怕对总戎将来在朝建功立业有所妨碍。”

  刘綎听了有些不悦道:“经略大人,何出此言?”

  刘綎心底不信,林延潮这个从没上过战场的文官,还能说出什么见识来。

  林延潮笑了笑道:“据我所知,倭寇皆步兵也,长于短兵相接,而其鸟铳又是百发百中,威力极大。我观刘总戎军中与倭军接战绝是不怯,但于火器上唯有快枪,弓矢。快枪命中不如倭寇之鸟铳,弓矢之伤人又是不如。至于百子灭虏炮虽利于远击,但两军相距百八十步时却无能为力了。”

  刘綎一听林延潮之言一拍脑袋道:“经略大人所言极是啊!这些并非刘某不知,但朝廷的鸟铳只是优于装备京营及南军募兵,吾向工部讨要多次,却是一直不肯给。更何况倭寇火器之利,还要在鸟铳之上。所以刘某也就没有那个心思了,但是听经略大人之言,莫非另有高策不成?”

  林延潮听刘綎之言,面上只是淡淡地一笑,令对方倍感高深莫测。


  (https://www.66kxs.net/book/0/13/508415704.html)


1秒记住66小说网:www.66kxs.net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66kxs.net